本文为36氪x智能相对论联合出品
氪约栏目策划 | 刘涵
作者丨陈选滨 编辑 | 华宇
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让2021年的中国走上了另外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条非常艰巨的道路,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长达200年,而中国目前只有60年左右,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占据着相当高的经济比重。对比起来,西方国家有了200年的时间去实现碳达峰,而中国到2030年就得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产业价值来评估,都非常紧迫。
时间紧,任务重,就必须抓住关键领域,推进绿色发展。以工业大省江苏为例,根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披露,目前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70%以上。
因此,聚焦工业领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正成为江苏省推进“双碳”战略的主要领域,而这同样也是目前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以绿色制造推进工业体系升级,进而实现“双碳”目标,是基本路径。
这一路经最终落实到单一企业身上,也由此推动了一批行业巨擘加速向绿色制造体系探索,积极建设绿色工厂,开始了由内向外的服务模式。
01当“绿色”撞上“智能”
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或许并不陌生。近年来,智能制造炙手可热,其中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就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能源监管为表现的绿色发展。
早年,阿里云就联合传统硫磷化工企业通过ET工业大脑的智能算法,在上千种、二十几万条数据的筛查下,精准算出了“磷酸萃取率提升”的最优设置方案,使得磷石膏残磷率、废水含磷率得以降低,为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后,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投身于工业领域,用智能化技术来推动制造生产的绿色发展,智能与绿色的协同带来了诸多令人惊喜的成果。
在近日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联想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就是其中非常亮眼的一个例子。据介绍,温水水冷技术采用50℃的温水水冷技术,可以提升高性能机房算力的5%,能耗比以往降低42%。如果在冬季,还可以利用余热为楼宇供暖,进一步节省其他能耗。
今天,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浪潮迭起,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加速上云,接入网络设备,数字需求进一步扩大。根据IDC预测,2019-2024年中国工业云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5.5%,将持续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
因此,在这种情势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往往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的内容:一是如阿里云的““磷酸萃取率提升”项目所展示的,应对传统制造业流程的环保问题等;二是如联想提供的温水水冷技术所涉及的,解决智能制造趋势下的能耗问题等。
如此,绿色制造才能进一步与智能制造结合,共同推动制造业整体转型,使得“双碳”路径走得更有价值。
02回答现实
这种绿色与智能的结合,造就了目前制造业多方协同的大趋势愈发显著。
尽管对于大企业而言,其庞大的集团生态有能力支持旗下制造流程自成体系,可单独推行绿色制造。比如海尔,旗下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可24小时无间隙对企业用能、生产用能进行监控、分析和实时预警,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对于海尔而言,类似的智慧化手段应用到集团内部,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果。据海尔官方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海尔的单位产值能耗减少30.3%,单位产值水耗减少19.3%,废水产生量削减16.1%,单位产值COD减排19.8%。
然而,在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下,这样的案例终究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在冰山之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大多没有能力自行推进绿色技术应用。
《智能相对论》曾与广东佛山的小型服装制造厂交流时发现,一是经验主义使然,二是缺乏必要的IT技术团队,三是现金流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在当前阶段就主动地去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多也只是维持原样继续生产经营。
如今,绿色和智能的结合,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并更有叠加的可能,其难度更甚以往。
那么,若要进一步推动绿色制造发展,实现智能与绿色的有机结合,市场就必须得回答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中小制造企业是产业主力军,大多情况必须都得依托第三方的赋能才能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如何把多方合作的成本压下来,非常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世界制造大会上,华为云等国内一众数字服务商越来越关注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将携手更多的工业生态伙伴,推动工业制造业场景与技术的交叉应用,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如果能进一步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打下来”,那么技术或许就能更好的应用到中小企业身上,海尔在“十三五”期间所能实现的减排目标同样也能在其他企业身上呈现,届时中国的绿色制造才有实现的可能与价值。
03更多的“碰撞”
不管是智能制造,还是绿色制造,未来的制造业必然会走上一条多方协同的产业合作之路。
一方面,从产业与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所用到的AI算法、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大多需要技术型企业来提供,两方合作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摆在制造业面前的“双碳”目标非常紧迫,唯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展环强险试点,覆盖涉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在深圳,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深圳市银保监局联合印发的《深圳市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正式实施,明确环境高风险企业必须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随着官方的力量介入推动,市场的力量也在加速入场。平安智慧城市推出了智慧环责险服务平台,可支持制造企业、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等多方联动。企业可在平台上实现“千企千面”的保费测算、保险公司选择、保单查询、环保咨询等;保险公司则可以进行投保数据统计、业务管理等;监管部门可进行智慧化监管等。
依托官方与市场的多重支持,深圳率先从商业化角度推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构建起了一个由政府、生产企业、第三方服务企业、数字服务商等多方参与的生态,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见,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只是技术服务商和制造生产者的事情,更多主体的参与、碰撞或许更能全面而有效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结语
绿色制造是“双碳”战略之下的一个焦点,而焦点之外不仅仅需要工业制造企业的参与,更需要政府能提供新政策,数字服务商能提供新技术,其他第三方服务企业(如保险企业、金融机构等)能提供新服务等等,共同推动生产企业能实现新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制造的“双碳”路径就不仅仅只是走自己的道路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怎么与社会共同体走好一个产业协同的大道。
或许,唯有合作,才有未来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enghy2017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