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创立已经13年的洋码头,近日弊端尽显,不仅被工信部点名批评侵害用户权益,还多次被曝光平台拖欠货款。

有买手曝光被洋码头拖欠长达半年的提现金额,有的金额甚至高达300万元,严重影响了店铺周转。除此以外,洋码头也曾被曝光商品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用户退款无门。

另一边,尽管洋码头平台方回复因正在筹备上市,配合上市合规性自查而导致提现较慢的问题,但是买手端提现金额拖欠迟迟未解决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时之间,无论是买手端还是购买端,洋码头的口碑跌入谷底。

如今危机四起,创立多年的洋码头是如何在风雨飘摇的跨境电商行业中一直屹立不倒?乘着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洋码头能够转型成功吗?对于竞品崛起、巨头入局,洋码头又将通过何种策略建造起平台的护城河?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一、被维权上热搜的洋码头

很多人最近在微博热搜上看到洋码头被买手维权的消息,纷纷感叹:洋码头原来还活着。

最近,作者被拉到一个“洋码头维权群”,里面都是在吐槽在洋码头平台上出现了提款困难以及无法提款的问题。

群内买手,从几万块到几十万的货款被拖欠,周期长达半年之久。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群内的赵女士告诉说,从2021年5月份开始便出现了提现困难,提现周期突然变长,8月份开始便完全提现不了。“半年都快过去了,群内都还没一个能提现成功”。而之前提现周期是10天。

各地维权的买手纷纷到洋码头总部,甚至出现了维权买手因身体不适现场晕倒,洋码头到底怎么了?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我们搜索天猫投诉平台,截至2月23日,与洋码头相关的投诉多达2667条,“退押金要货款”成了里面出现最频繁的投诉原因。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洋码头何以至此?

成立于2009年的洋码头,可谓是入局跨境电商行业较早的企业。

创始人曾碧波先后曾在Ariba 、雅虎、易趣工作,不仅经历了易趣和淘宝的电商大战,Ariba的工作还使得他对既面向采购商又面向供应商的采购服务平台了如指掌,创立C2C的洋码头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便理所当然了。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洋码头初始成立之时,跨境电商市场一片空白。

洋码头一入局,便参照易趣等平台采用C2C商业模式,通过买手制实现商品跨境购买,直接联通海外买手和国内消费者,满足人们日益对海外大牌日益正在的需求,也简化了买方繁琐的海淘步骤,洋码头也因此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大量用户。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2012年,洋码头创立了贝海国际速递,解决了跨境电商最令人头疼的物流问题。

2016年8月,洋码头官方物流的周期是平均5天签收完成,而此时的头部电商平台如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的配送周期平均为7-15天,洋码头的物流优势远远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据艾媒咨询数据,洋码头在2017年Q1以26.3%的市场份额,占据跨境电商市场的top位置,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羊。

根据天眼查,洋码头从创立至今已经进行过7次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0.8亿元。2022年1月,据创始人曾碧波披露,目前洋码头已经拆完红筹架构,回国筹备上市的第一步已经结束,预计将在两至三年内上市。​

只是,面对现在这种负面舆情,上市是否真的能完成,成了未知数。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二、洋码头三大危机:流量下跌、用户流失和假货问题

2014年起,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在市场需求方面,海淘用户规模交易量正在迅速增长;中产阶级以及 80、90后消费者对海外产品需求旺盛;再者,用户对海外商品认知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政策方面,国家政策鼓励出口模式创新,“一带一路”释放政策红利。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带来的新一轮跨境贸易、消费、服务和中小企业的全球化,跨境电商零售正在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和重要组成部分。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在一片向好的政策鼓励和用户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资本入场是必然。

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和网易考拉等互联网公司入局,后有希音、有棵树等奋起直追,洋码头的用户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洋码头极具优势的跨境物流,由于互联网巨头的布局局同样也不再具有吸引力。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除此以外,在跨境电商行业初期,C2C模式能够吸引大量买手和买家进入平台,而到了中后期,买家越发看重商品质量、物流速度,C2C模式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

无法确保时刻有货、货物经常出现假冒伪劣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海淘买家转向商品质量保障、物流速度更快的天猫和京东等平台。

流量断崖式下跌、用户集中头部app、消费者对于洋码头的信任值不断下滑,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营业亏损。2017年洋码头亏损2个多亿,2018年洋码头亏损近八千万,2019年由于转变策略而开始扭亏为盈。

2019年9月,阿里收购网易考拉后,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份额占比超过50%,跨境电商寡头格局已经形成。另外,京东升级全球购业务、拼多多上线全球购海外站、苏宁海外购这在持续增长,再加上跨境电商龙头亚马逊“黑五”的持续发力,洋码头可以说是腹背受敌。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洋码头2019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1.5%,留给洋码头逆风翻盘的时间已经不多。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三、短视频+直播卖货救得了洋码头吗?

2020年,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消费习惯,短视频和直播卖货越发受到人们青睐,掉队的洋码头这下终于抓住了风口。

2019年,洋码头开始尝试短视频+直播卖货的形式。老板曾碧波亲自下场直播,给用户发红包送福利,还用半张脸试色粉底和口红,多少让人唏嘘。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洋码头与多个MCN机构合作,先后与抖音“牛肉哥”“东北酱”等合作,并在2019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盈利了八百多万。

或许正是看中洋码头的未来发展空间,2020年,新浪微博和抖音“牛肉哥”先后向洋码头投资1亿元。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形式确实给洋码头带来了短暂的流量红利,却仍然无法带来长期的用户增量。

在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里,洋码头的市场占额仅为5.5%,与天猫国际和考拉海淘有着4倍之差。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另一方面,洋码头又将眼光瞄准到了线下,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开设1000家线下门店。未来的门店将通过加盟和自营的形式扩张,形态包括社区店、体验店和旗舰店。自营旗舰店将主要设在一线城市知名商圈,而体验店和社区店则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以开放加盟店铺为主。

线下开设门店的尝试是希望通过线下反哺线上流量、带来用户增量的举措,然而在当下线上购买已成为消费习惯、淘宝京东覆盖多年龄段人群以及拼多多深入下沉市场的现状下,洋码头的线下门店又能带来多少互联网原住民和下沉市场群体,这仍然是一个问号。

创立13年,如今危机四伏,洋码头的三年上市计划还能如愿吗?

在跨境电商行业C2C模式被B2C模式所赶超的现状下,洋码头如何通过差异化运营下在愈演愈烈的跨境电商行业里越走越远,这才是急于上市的洋码头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章:

营讯社,《“跨境电商领头羊”洋码头壁垒渐失,未来还能否“洋气”起来?》

ZAKER,《夹缝求生的洋码头:引流可以靠网红,但假货问题怎么办?》

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天眼查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54727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