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阿里巴巴“45亿战略投资汇通达”的消息引发媒体关注。

彼时双方勾勒了非常美好的合作图景,意在通过阿里巴巴的天猫、菜鸟、阿里云、钉钉、普惠金融,甚至健康、旅行、文娱等各种资源与汇通达进行协作,进而探索农村新零售样本,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年过去了,双方的各种战略协作虽然打了一些折扣,但是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汇通达拓宽了服务维度,发展迈入快车轨,并且终于达成赴港上市的小目标,摘得“下沉市场第一股”光环。

2022年2月18日,汇通达正式登陆港交所,并小幅高开1.28%,报43.55港元,发行价为43港元。截至发稿前,汇通达股价为45港元,总市值达252亿港元。

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阿里巴巴投资企业汇通达赴港上市

正如阿里巴巴CEO张勇早前所言,乡村对阿里巴巴来讲是根基,阿里巴巴一直在实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运用已经建立的从电商到金融、到物流的生态,帮助乡村发展。

支持汇通达深耕乡镇市场,可以看作阿里巴巴战略投入乡村振兴产业的一个缩影。近10余年来,阿里巴巴不遗余力,通过资金、供应链、云服务、渠道、仓储和物流、技术系统等维度,全面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商业基础建设赋能。

阿里巴巴的“乡村情结”:多年布局初心不改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主要用户和主要收入来源都在城市,那为什么张勇要公开表示“乡村对阿里巴巴来讲是根基”?

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阿里巴巴的“乡村情结”,乡村情结融入了阿里血液。马云退休后,主要忙的事情也是乡村教师相关工作。

早在2009年,彼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还没有今天这么受到关注, 阿里巴巴就通过支持“淘宝村”“淘宝镇”的方式,探索农民增收、返乡创业、产业兴旺、减贫脱贫、乡村振兴的相关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

截止2020年,全国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淘宝村已有745个,超过3亿元的淘宝镇已有535个,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3037亿元。

从2014年开始,阿里巴巴将支持农村发展上升到系统性、战略性工作。当年10月,阿里巴巴提出“千村万县”计划。计划未来几年内,将投资100亿,在全国一千多个县,十万个村推广农村电商,也就是“村淘”。2015年5月,阿里宣布将对农村合作伙伴进行升级,变非专业化的小卖部为专业的合伙人,并将发展10万名“农村淘宝合伙人”。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脱贫基金,未来5年投入100亿元,振兴中国农村。2017年8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线上平台天猫将通过品牌授权方式,搭建1万家线下门店“天猫小店”,对此阿里提出“千店千面”,根据农村周边的具体情况,小店可以选择开展蔬菜合作社或宠物店等。

2018年6月21日,农村淘宝2018年度商家大会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宣布战略升级,建设营销、销售、物流、服务四合一的“上下行渠道体系”。未来三年,阿里将争取让天猫优品服务站覆盖1000个县,15万左右的村庄。

2020年6月,阿里巴巴与农业农村部开展战略合作,围绕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和数字化乡村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重点推进数字农业、乡村治理平台和县域金融服务等项目建设。

2021年5月17日,阿里发布“热土计划”,将成立于2017年的“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全面升级为“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从科技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向保障“热土计划”的有效实施。

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阿里巴巴投资企业汇通达赴港上市

通过这些动作和布局,可以看得出来,乡村振兴之于阿里巴巴不是赶时髦,也不是所谓迎合政策,而是一以贯之的价值使命。

摒弃“占便宜思维” 多维赋能扶持强化投入

众所周知,这几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下沉市场走访,观察乡村振兴发展状况。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听到很多观点和声音,认为阿里巴巴的乡村振兴和农村淘宝等战略是失败的,甚至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的乡村战略/下沉市场战略也都是失败的,因为这些企业在乡村地区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带来亏损。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资本收益评判成败的价值观,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放在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来看,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在某某地方修建了高铁和水利设施,因为产生的收益无法和投入相抵,那就都是失败喽?

在我看来,各大互联网企业投入乡村振兴,布局农村市场,就要摒弃“占便宜思维”,而是依托各自的优势业务和能力,多维赋能扶持,强化投入。如果上来就想着“我这个项目要三年盈亏平衡,五年赚钱”,当做生意来投入,只会舍本逐末。

比如我之前去山西岚县走访苏宁易购,这个家电零售店是苏宁和当地政府合作的。店铺除了苏宁的家电品类以外,还展示了地方的农特产品,帮助这些产品进行推广,打CALL。与此同时,该门店经常组织下乡扶贫工作以及各类培训工作,赢得了当地消费者好口碑。我觉得,帮助农民获得知识增长、推广农产品等这些价值,远比给上市公司贡献多少收益更重要。

还有阿里巴巴,我认识的一个农民,带领一众乡亲父老,通过阿里巴巴(淘宝),将地里种植的红枣和土豆等农作物销售到全国各地,卖了几千万元,很多人因此脱贫致富。在这个过程中阿里巴巴没有赚到啥钱,能说阿里巴巴提供的淘宝平台是失败的吗?

当然,我并没有说互联网企业投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纯公益的事情。恰恰相反,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和企业的业务深度结合,并且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只是这个增长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利润”“交易额”“毛利”等等,而是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的增长、营收的多元化、运营结构的持续优化等等。

比如京东推出的“京喜”平台,美团推出的“美团优选”,滴滴推出的“花小猪”,虽然没赚到钱,但是吸引了下沉市场成千上万的农村用户,这些用户很多都转化为了这些平台主站的用户,这不也是一种价值回报吗?

关于这个话题,我之前已经在《下沉市场走访观察:乡村振兴成工作新重点,互联网平台价值进一步凸显》《花小猪为什么是滴滴“进可攻、退可守”的业务?》等文中提过,这里不再叙述。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企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乡村也给予了互联网企业全新的舞台和机会。比如我之前在张北草原天路走访时,就看到当地给阿里云提供了土地和政策支持,助力阿里巴巴/阿里云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数据中心。

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阿里巴巴投资企业汇通达赴港上市

据悉,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能够实现云上转播,就离不开这个数据中心。

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三大作为:消费升级、产业赋能、人才培育

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快手、苏宁易购等为代表的平台,这两年都在谈乡村振兴和下沉市场。那么这些企业,主要为乡村振兴做了哪些事情?

就我的走访来看,通俗来讲就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让农民花钱买到好东西/好服务,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农民能通过互联网赚到钱,第三件事情就是帮助农民提升了知识。

用专业的话术,分别是消费升级、产业赋能、人才培育。

①消费升级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于1月21日正式发布。文件提到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这些政策引导的方向正是各大平台独立的方向,比如菜鸟网络这几年的渠道下沉战略、苏宁物流开放战略和线上线下协同战略、美团社区团购的城乡和消费对接等等。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越来越多的乡村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买到了好货,享受到了好服务。

阿里携手汇通达启动了两届乡镇集市购物节,全国各区域乡镇店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之势,以互联网+集市的形式助力乡镇消费市场。

我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京东、苏宁、天猫、国美四大平台的家电卖场都开设到了乡镇这一级别,乡亲们坐在家里的炕上,就可以享受冰箱、洗衣机的送装服务,这样的生活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②产业赋能

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认识到要将乡村振兴当做产业化、常态化、规模化的工作来看待。

比如腾讯联手各地,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通过生态旅游、文创园建设、文创产品研发、成立教育基金等一揽子方案,全方位地促进一些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比如阿里巴巴在产业振兴领域,重点打造8个“十亿级品牌农业产业带”,建设县域生态农产品品牌,并将打造10个“乡村旅游标杆县”;与此同时,建设更多菜鸟共配中心和上行物流中心,进一步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的线上线下通路;阿里还联手汇通达,推出面向农村的普惠金融产品“汇商贷”,用于提升乡镇会员店资金周转效率。

比如苏宁提出通过统筹资源,打造以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为特色、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销售手段的乡村生产基地,核心思想也是通过产业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③人才培育

人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梯队的建设。人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应该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我们的互联网平台,早已经认识到人才培育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

快手发起了“乡村振兴官”项目,针对全国乡村的广大基层政务人员提供培训,让“短视频+直播”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农具”;苏宁的中华特色馆也将全面铺开电商人才培训计划,下沉至乡村,手把手带训乡村青年;腾讯为村专家下乡,开展系列培训工作,为各地乡村干部和村集体电商平台负责人提供了学习、成长机会;阿里巴巴建立10个数字产业基地,为欠发达地区女性提供10万人次就业机会,为300家县域医院提供学习培训,提升7000位乡村基层医生专业能力。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54411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