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加食品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受行业增速放缓影响,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加之采购成本上升,市场扩张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及计提减值准备,公司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至18.5亿元,较2020年下滑10%-20%,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5900万元至8800万元。

简单来说,2021年的加加食品遭遇了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增长困境。

不过,这对半年前还在股市风险警示板里被冠以“ST加加”的加加食品来说,更像是偶然中的必然。

摘帽即跌停,失速地加加食品

2020年6月,加加食品在自查中发现存在为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的情形。存在的违规对外担保本金余额合计4.66亿元,占加加食品2019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

由于担保额度远超规定,且加加食品并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上述违规担保事宜,根据相关规定,加加食品股票于2020年6月1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直到2021年7月28日,加加食品才被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由“ST加加”变更为“加加食品”。

然而当加加食品“摘帽”之后,资本市场却选择用脚投票。当天,加加食品开盘大涨近8%,随后股价一路下跌并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当日收盘,收报6.68元/股,跌7.99%,振动幅度超18%。

在向善财经看来,加加食品之所以出现摘帽即跌停的尴尬状况,或许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加加食品营收增速几近停滞,整体业绩数据不尽人意;二是多次失败的对外投资布局,引发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增长价值的质疑。

一方面自2012年上市后,加加食品的业绩几乎止步难前。数据显示,2012年-2018年,加加的营收分别为16.57亿元、16.78亿元、16.85亿元、17.55亿元、18.87亿元、18.91亿元和1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30%、0.40%、4.17%、7.50%、0.24%、-5.44%。

作为“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连续六年未曾实现营收超8%的增长,而业务构成与之相似的海天味业,同期的营收数据分别为70.70亿元、84.02亿元、98.17亿元、112.9亿元、124.6亿元、145.8亿元和170.3亿元,同比增长全部超10%。

虽然在2019年,加加食品业绩出现回暖。全年实现营收20.40亿元,同比增长1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40.86%。但好景不长,2020年加加食品实现营收20.73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长势头再次陷入原地踏步的边缘。

再加上违规担保的二次打击,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们在短期内不看好加加食品也在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加加食品的摘帽即跌停似乎也与其在业务层面多次失败的投资布局有关。

或许是受海天、千禾等后起之秀的冲击,又或是对自身业务营收滞缓困局的破解,加加食品也曾想要通过对外并购的方式来提升业绩,并实现业务构成的多元化。

2015年5月,加加食品以5000万元获得云厨电商51%股权,拟通过互联网从事销售及配送业务。但遗憾的是,云厨电商并未给加加食品带来盈利收益,反而连续两年亏损。随后,加加食品为了及时止损,将云厨电商51%股权以0元价格转让,此次并购业务宣告失败。

此外,在2017年和2018年,加加食品还曾计划收购辣妹子食品和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100%股权,但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而对外并购的失败就意味着,加加食品未能在自身调味品支柱业务营收增长滞缓的情况下找到新的长期价值增长点。这在2021年全球大豆等调味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调味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加加食品都非资本市场的优质标的。

所以,2021年加加食品出现年度预亏损的情况并不意外。

除此之外,虽然加加食品被撤销了其他风险警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加食品已经从违规担保的资金债务泥潭中完全脱身。在2022年1月5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卓越投资累计被冻结股份约2.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79%;而加加食品的股东杨振等人累计被冻结的股份超过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51%。

而在1月21日的公告中,加加食品表示本次担保提供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7.82%。

换句话说,“脱帽”的加加食品无论是在未来的业务布局发展,还是现在的主营业务增长和资金周转方面都令人担忧,这或许就解释了摘帽后的加加食品为何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

“打酱油”的加加,不能止步于酱油

相比海天味业超4100亿元的总市值,如今的“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的市值尚不足对手的2%,甚至就连2016年才上市的“千禾味业”,其总市值都是加加食品的近三倍。难道以酱油为主营业务的加加食品,真成“打酱油”的角色了?

事实上,在此次加加食品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简单总结为三个关键点“发力高毛利大单品”“线上线下渠道开发扩张”和“公司组织架构变革”。

但抛开加加食品“特有”的公司组织管理问题,在向善财经看来,在同质化严重的调味品行业,其核心竞争力只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是渠道网络的规模化优势;二是品牌优势。

以加加食品的支柱业务酱油为例,酱油作为初级调味品,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即使存在口味创新,但在同质化严重的消费市场,其价格上限依然很低。除非加加食品能开发出如味精等全新品类的调味品,否则在现有调味品品类中的创新很难能为企业带来足够明显的增长优势。

这就意味着加加食品为迎合健康消费观念而推出的高毛利单品减盐酱油,其未来并不乐观。而酱油市场上,海天新推出的淡盐头道酱油、厨邦的淡盐酱油和李锦记的薄盐生抽,似乎提前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在未出现调味品类颠覆性创新的情况下,酱油的创新并不能铸就加加食品的行业壁垒,而真正的壁垒应当是渠道。

目前来看,酱油消费群体主要包括B端餐饮(40%)、C端零售(30%)和工业端(30%)三类,而“酱油一哥”海天味业,崛起的关键就在于其B端、C端庞大且稳定的渠道网络优势。

一是在B端餐饮方面,早在90年代,海天就开始布局餐饮渠道网络覆盖。主要通过建立驻外机构在当地市场服务经销商,并招聘市场营销人员自主承担销售任务,以实现向区域市场的突破,由此建立了海天味业B端市场的先发优势。

而B端餐饮对菜品味道特有的一致性要求,使海天味业从餐饮源头出发,通过与各地厨师学校合作,培养厨师使用海天酱油的味道习惯,进一步巩固其在B端餐饮的优势地位。

如今,海天味业在B端的流通量占比超60%,这就意味着加加食品等其他酱油企业很难在B端挖掘到更多新的增长空间,只能围绕C端零售市场发力。

二是在C端零售方面,酱油等快消品的核心竞争力一般体现在产品、品牌和渠道三方面,但前边分析过,酱油等调味品在产品力方面差异化优势不大,而渠道和品牌才是关键。

一方面在渠道网络的规模化优势方面,海天味业在全国拥有超7000家经销商,50多万个终端网点,旗下的调味品覆盖了全国100%的地级市场、90%的县级市场。而相比之下,2020年加加食品经销商的数量仅为1394家。

要知道,对酱油等快消品行业来说,经销商和终端网点的数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而市场覆盖率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企业的营收业绩。从这个角度看加加食品对线上线下渠道的开发扩张,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加食品带来新的营收增长。

事实上,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在1月21日,加加食品新投资了一家供应链公司,这或许正是其发力渠道网络扩张的一个信号。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大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酱油等原材料导向型的初级调味品被迫迎来了一波涨价潮,这就意味着加加食品在扩张线下经销商渠道时,几乎不可能用价格优势快速打开其他市场,而逐个扩张经销商数量又费时费力,所以如何规模化扩张线下渠道网络,或许将是加加食品的一大挑战。

另外,相较于线下渠道扩张,线上渠道扩张可能会更加迅速。不过,据向善财经观察,受限于酱油等即时消费的属性,送货时间相对较短的社区团购比传统电商平台更具优势。

但社区团购更多是靠低价优惠吸引用户,在保证产品品质不变的情况下,加加食品等企业不仅要权衡成本与售价的取舍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对线下商超、便利店等传统渠道的冲击,这似乎也是加加食品不容忽视的难题。

另一方面在品牌优势方面,与加加食品聚焦于大单品的业务战略不同,海天味业的增长逻辑为一方面靠着庞大的渠道网络积累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再借着积累起来的品牌优势,在调味品市场多元化布局,从业务面上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其实对酱油等调味品行业来说,品牌的高端化并非完全取决于产品的高端,根本还是由其庞大的渠道网络和终端销售点所决定的。所谓的品牌优势本质上是规模化的渠道网络在消费者潜意识中的具象表现。

要知道,对酱油这类高频低价的即时消费品来说,C端消费者并没有很明确的忠诚度和品牌概念,更多是听到过该品牌的宣传,且刚好该品牌在附近商超市场有着极高的市场覆盖率,长此以往就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大牌子”的品牌形象,进而为多次复购埋下了消费的种子。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牌”的品牌形象一旦在消费者认知中形成,就很容易会从单一品类蔓延到其他品类,进而实现全品类的高端化品牌形象,这或许就是海天味业从众多酱油品牌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看,不甘心“打酱油”的加加食品已经开始在关键且正确的渠道网络方面发力,但终究是失去了先发优势,而想要重回“酱油第一股”的市场宝座或许还很遥远......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53855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