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4161111_839666.jpeg?x-oss-process=logo_620

贝店的最近一条微博,停留在2021年8月14日,是一则针对“拖欠商家货款”的情况说明,说明中提到,“恳请大家给予我们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处理相关事宜。”

如今五个月过去了,相关后续悄无声息,再结合此前贝店被曝“资金链断裂、拖欠货款”,令不少人误以为“贝店已经倒闭了”。在近日派代的商家群中,有派友聊到贝店时,也发出了同样的疑惑:贝店不是倒闭了吗?

事实上,贝店并未“倒闭”,但也不太好过。

一、资金链断裂,贝店拖欠大量货款后续

近日,小派向贝店相关工作人员求证“倒闭”传闻时,得到答复是贝店仍在正常运营。

2022124161138_416585.jpeg?x-oss-process=logo_620

该工作人员还把小派拉进一个“年货节销售冲冲冲1”的群里,不管是贝店的APP,还是公司营销群,似乎一切都还在正常的运转。但时间拨回几个月前,贝店却是另一番景象。

去年8月初,多家媒体报道,杭州贝贝集团疑似资金链断裂,旗下贝店商户账款拖欠数月未能结清,有大量商家聚在贝贝总部大楼讨要债款。据不完全统计,贝店拖欠了1000多个供货商总计超过6000万的货款。其中,除了个别体量比较大的商家,大多数为中小商家。

2022124161150_423928.jpeg?x-oss-process=logo_620

据悉,彼时众多商家频繁会上门抗议,要求贝店创始人张良伦与商家会面,并讨要货款与保证金。最终在8月13日,有7个商家作为受损商家代表与张良伦在贝店二楼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贝贝承认公司的确资金出了问题,并声称7月份应出的货款结算单却没有出的原因是后台技术问题。至于商家最为关心的货款与保证金问题,张良伦并没有给出准确答复。

到了8月14日,贝店发布了开头提到的情况说明,表示“贝店自疫情以来,业务遭受重大挑战,2021年8月调整为导购模式。原商城业务因经营不善,商家货款未能如期结算。”说明中提到,贝店已就此事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设立接待办公室及电话,寻求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202212416123_443513.jpeg?x-oss-process=logo_620

不过,这则声明在被拖欠货款的商家看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他们认为,贝店虽然承诺给解决方案,实际上只是在拖延时间。

据部分商家透露,从2019年贝店的账单系统就乱了,并且在2021年4月开始就出现大面积拖欠货款的情况,他们在5月询问原因的时候,贝店要么是以“新业务上线,要拉长账期、压货款”,要么是以“更换服务器系统出了问题”等各种理由搪塞。

如今,贝店App已经充斥着各平台的导购返利信息,转变为导购平台。贝店的工作人员,正带着会员冲刺“年货节销售”,每天在群里发着各种“口令”推荐。

但商家的货款、保证金,却不知去向。小派注意到,关于贝店拖欠货款的报道,多见于去年八九月份,之后便少有后续报道。在面对小派对“贝店拖欠货款”后续的询问时,顾问保持沉默。

二、贝店,走下神坛

昔日的“最快电商黑马APP”何以至此?

公开信息显示,贝店的母公司贝贝集团由创始人张良伦离开阿里后,创建于2011年,拥有贝贝网、贝店、贝仓、贝省等业务平台。

在创立之初,贝贝网主要在母婴电商上发力。随着社交软件与平台的发展,社交电商成为资本的新宠,遭遇业务瓶颈的贝贝网于2017年转型社交电商,采用“社交裂变+分销”的“拉人头”模式,推出了贝店,由平台管理着供应商、店主的交易资金及店家开店的保证金。

不到4个月时间,贝店就在2017年双十一获得了超100万的订单量;年底,贝店荣获“最快黑马APP”。2018年,贝店MAU(月度活跃用户)突破1500万。QuestMobile于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贝店2018年度活跃用户增长率高达1837%,单季度订单量突破一亿,贝店一度被视为行业独角兽。

2019年5月,贝店完成8.6亿元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创新工场、IDG资本等投资机构。

然而,贝店的颓态开始显现。贝店的模式,也就是所谓S2B2C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平台统一提供货、仓、配送及售后服务等全供应链流程,设置多层级奖励机制,通过分销来刺激小B用户成为分销商,并利用其自有社交关系与私域流量实现社交裂变。

由于对于众多的小B商家来说,这种模式的准入门槛不高,使得此类社交电商成为众多小B的创业沃土。而这或许也是贝店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但也因此埋下隐患。S2B2C模式具备“拉人头”“团队计酬”“入门费”等特征与传销较为类似,存在法律风险。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监管部门对社交电商的管控加强,过去的多级分销模式被限制,导致贝店的小B商家大量流失,贝店的业绩也因此大伤。

随后,贝贝集团开始裁员。据媒体报道,2020年3月27日到3月31日期间,贝贝集团总共裁掉了500多人,主要为技术与产品部门,涉及旗下贝贝网、贝店、贝仓等多个业务。

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商家对贝店的吐槽,而内容大多是“赚不到钱”之类的言论。一位商家在知乎上写道,“做贝店两年了,看上去红红火火的,这扣那扣,优惠券弄弄,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就在这则评论上方,还有另一位商家,以一篇长长的评论,痛诉:“企业与贝店合作的三年,苦苦经营,却根本没什么钱可赚。我们是做食用油的,利润微薄,再加之成本最高的快递费,平台扣除的各种折扣、推广费、佣金等,这一通下来,最终落得‘竹篮打水打不着,最终竹篮也被水卷走’的悲惨结果。”

三、希美能为贝店破局吗?

实际上,就在贝店的危机被一点一点撕开时,贝贝集团新的平台“希美”悄然上线。

去年3月28日,贝店举行了“贝店×希美2021品牌春季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张良伦宣布2021年贝店将All in希美,整合全球优质供应链服务希美用户。随后,希美App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

据贝贝集团官网资料,希美是一个专注女性生活方式的品牌共创平台。希美一开始上线,便推出七大品牌,包括健康品牌澳尔丽、新美妆品牌水梦露、高端护发品牌安树、专注东方女性私密健康的高端护理品牌如欢、国潮母婴品牌贝贝和高端女性卫生护理品牌女王等,这些品牌均是贝贝集团的自主品牌,生产商是华熙、百岳特等OEM厂家。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品牌此前并没有在贝店上出现,这也被解读为,贝贝意图通过希美打造自主品牌。从贝贝集团的发展路径来看,2019年被寄予厚望的贝仓、贝省相继搁浅,贝店的颓态也逐渐浮现,在这种情况下,希美无疑被贝贝集团视作下一个增长曲线。

不过,这个新平台目前来看并不“讨喜”,一方面是被商家指出模式“换汤不换药”,另一方面高额的会员费也备受争议。

希美的会员制主要分为VIP、白金、钻石三个会员等级。商家花99元可成为最基础的VIP代理商,而成长值的获取主要靠购物,或者通过邀请好友购买超级套餐、VIP会员。据悉,VIP、白金、钻石级别代理商分别需要50、1000、6000累计成长值。邀请码、成长值……这类模式,依然离不开“拉人头”“入门费”之嫌。

高额的会员费,也备受争议。用户如果想成为白金会员,享受6.5折优惠,要么需要在白金直升专区购买最低4515元的直升礼包,要么就需要自购或销售2万元的商品。而最高等级的钻石会员也同样如此,对用户自购或销售的商品金额要求则提高到了6万元。

希美的出现,受到了部分商家的抵触。在被拖欠货款的商家看来,一边是贝店的商家们焦头烂额,另一边,希美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且还在大力推广,他们觉得这很“滑稽”,是“贝贝集团将资源都拿来做希美,甚至将商家的货款、保证金也挪用到新平台的建设”。

小派发现,在同一个应用商店上,贝店有2亿次安装,而希美仅有22万次安装。虽然贝贝集团砸重金邀请明星大肆宣传希美,但从眼下来看,希美显然没有扛起大旗。

2022124161245_104743.jpeg?x-oss-process=logo_620

壹览商业创始人杨宇认为,贝贝集团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方向。自2011年成立贝贝网以来,一直在转型的路上,从母婴电商到社交电商到库存电商,再到如今的新消费品牌希美,张良伦一直就是什么火做什么,赚快钱的心思比较重,没有真正想好贝贝真正要做什么。

如今,贝贝集团彻底把自己困住了:贝店没落,希美砸不出水花。手中没有能战的“大将”,张良伦还能如何破局?

四、网友评论

202212416156_379026.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6_313613.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7_975792.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8_599705.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8_495613.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9_725771.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10_637401.png?x-oss-process=logo_6202022124161511_537680.png?x-oss-process=logo_620

2022124161519_222360.png?x-oss-process=logo_620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51849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