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13年,总有那么一些瞬间,像是被定格在记忆深处,某一天,被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唤醒。像一束微光,闪烁在前行的路上。

八年前,在海南乐东,拍摄香蕉病虫害防治的一个专题片。依稀记得是拍摄的第二天,正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炎热、潮湿,我们一行人吃完午饭,拿着设备赶往香蕉园,在路上,被几个老乡拦住了。他们听到我们拍片的事,拦住我们,是想让专家去他们的园子里帮着看看,站在前面的是位大姐,说到自家的园子,眼眶满是泪水,香蕉园是一家人的指望,香蕉树生病,意味着很多辛苦要白费了,她的情绪有些激动。在她身后站着个晒得黝黑的小姑娘,五六岁的样子,头发被汗水浸湿,打着赤脚,拽着妈妈的衣服,紧紧跟在身后,一双大眼睛,怯生生的看着我们。

我和专家沟通以后,临时做了调整,决定到去这位大姐家的园子完成下午的拍摄,边上其他几个老乡也跟着过去。她家的香蕉树得是香蕉枯萎病,那年香蕉枯萎病很严重,这种病传染性强、破坏大,被喻为“香蕉癌症”,周边的很多香蕉园都因为这种病害,损失得很惨。这位大姐家的园子,生病的树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病害蔓延开来。专家帮着分析病因,指导着她们用科学的方法处理生病的树,给香蕉园消毒,为没有染病的树做好预防工作。结束的时候,天快黑了,农户们围着专家,让帮着推荐防治的药,用药的剂量,留下了专家的联系方式。

临走的时候,那位大姐把我拉到一边,小姑娘一直安静地跟在妈妈身后。 她说,辛苦她们是不怕的,就怕香蕉生病,或者卖不出去。她们太需要技术了,需要专家在关键的时候像这样帮着出出主意,也需要我们的宣传。那年因为网上铺天盖地说吃得癌症的香蕉人也会生病的谣传,让她们的香蕉大量滞销。她随手拿起地里的香蕉,掰成两半,一半给孩子,一半自己吃,边吃,边流眼泪。她说,要是吃了生病,我们自己也不会吃的,真的是安全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宣传宣传。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的工作也很重要,我们传播的内容,也许会关乎到一家人的生计,一个产业的发展……,绝不能为了博人眼球,说不负责任的话,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四年前,我跟随几位水产领域的专家,来到云南红河的哈尼梯田,这是这位专家在当地推广稻鱼共作的技术的第二年。清晨,山间云雾缭绕,碧绿的稻田蜿蜒其中,充满诗情画意,像仙境般美妙。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等县境内,总面积达百万亩,开垦历史已有1300多年,先后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里的人们依旧保持着人工插秧、人工除草、人工收割的原始耕作方式,1300多年来未曾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对梯田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稻米的产量不高,人们的收入很低,迫于生计,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山路上背着沉甸甸箩筐的,牵着牛下地的大多都是老人。截止2015年末红河州仍有贫困人口71.65万,那时候,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专家们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殊的耕作方式,寻找一种既能保护梯田,又能让当地的老百姓增收的方法。

这次专家们带来了两车新培育出的适合在梯田放养的泥鳅苗,分发给寨子里的老乡,快到寨子里的时候,我们看到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到了村口。我们跟拍了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分发的泥鳅苗背在身后的大竹筐里,沉甸甸的,山间的路狭窄、陡峭,她走得很小心,好几次我比划着让她停下来休息休息,她只是笑着往前走,一路上还哼唱着小曲,虽然我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能感觉到这个阿婆好开心,她的生活有奔头。

我们跟拍完阿婆,回到村口,泥鳅苗分发结束了。人群散去,远远地看到一位阿婆和小孙女,端着个盆子,蹲在地上,将那些漏掉的泥鳅苗小心地捧起来,往盆里放,四五厘米的泥鳅苗,滑溜溜的,用手不好抓,但阿婆和小孙女都很专注,同行的专家,感慨地说,你看他们多珍惜这些苗子,老百姓挺不容易的,都想过上好日子。正因为他们理解农民的那份艰辛和企盼,才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把技术带到这里,努力让更多的人生活有所改善。

在一份《中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基本评价》的报告中显示,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在农业生产中遇到一些问题,凭经验,凭感觉解决,这样使农业生产存在诸多隐患,农药超标,土地污染……,长此以往,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只有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教育素质,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才能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助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引导公众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三年前,在南繁基地,我采访一位八十多岁的院士。他戴着草帽,穿着一件洗得略微有些褪色,果绿色的广告衫,蹬着一双黑色布鞋,要不是他身边围着那么些年轻的学者,你会误把他当做乡野间的一位老伯,他弓腰,在大太阳下,细细看那些野生稻的长势,像看自己的孩子,满脸的喜悦。

两年前,我开始做一档脱贫攻坚的纪实性节目,跟拍一个村子,一家人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起伏、变迁。我跟拍的主人公原本做着小买卖,家里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小日子过得殷实。突如其来的疾病,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让这个五口之家陷入困顿。政府的各种补助,目前是他们家生活的主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家的“穷根”还没彻底拔掉。因为我们的拍摄,也因为各种政策的帮扶,这家的女主人接触到了剪纸,剪纸是她儿时的梦想。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租住在县城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照顾他们上学,白天照顾孩子,晚上练习剪纸,她想靠自己的手艺为孩子们添置新衣、实现女儿学舞蹈的心愿……。剪纸就像她的桃花源,剪着剪着,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宁可痛苦,不要孤独,我不要我什么都不知道,就很满足。”这是农村妇女刘小样对生活发出的呐喊,她说“人向往的时候,她的眼睛里会有光泽。”我在拍摄主人公的眼里看到了光泽。

就在两个多月前,结束拍摄已经快十点了,我们回到宾馆,准备在同行的一位专家的房间里补拍几个镜头。一进门,发现他桌上玻璃杯里,塞满了白色的尼龙小袋。他说,那都是收集的番茄种子,结束一天的工作,不论多晚回来,都要从新收集来的番茄里取种、清洗、用吹风吹干,收集起来。边说,他习惯性地开始操作,好像忘了我们的存在。拨弄那些种子的时候,他神情专注,眼里也满是光泽。

好多时候,在倦怠时,想起那一张张面孔,无论是带着心酸的泪水,灿烂的笑容,还是专注的眼神……都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有意义,我们传播的内容或许给人启发;或许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们看到希望;或许让你开了眼界;或许让人看到生活的层次百态……,这些微的意义,是自己曾经前行的力量。

13年来,我看到和亲历了太多改变。一个人、一个村庄,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改变,从来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变的节奏。可有一点,13年了,未曾改变,我相信未来也不会改变,那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美好的信念,像一束光,给人力量,给人希望。而我们,就像田野里的守望者,在微光中前行。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43661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