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调控小麦品质的重要基因,让小麦不仅高产,还要更加适应高筋、中筋、低筋、抗病、抗旱、抗倒等不同要求;找到调控玉米叶夹角大小的分子机制,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地块里种植更多玉米……

6月10日,走进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处可见的是一个个为了解开这些大地丰收“密码”而忙碌的科技工作者。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每年外调商品粮及加工制品400亿斤,是全国五个商品粮调出大省之一。在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布局一个以“小麦玉米”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见这个实验室责任之重大。这些年,有几十个小麦玉米新品种从这里诞生,撒向全国的广阔田野。河南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这个实验室发挥了巨大作用。

孕育大地丰收的“硬核”力量

“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让小麦玉米高产、优质并可持续发展的‘密码’。”实验室主任汤继华用一句话概括了实验室的主要工作。

“我们想吃优质馒头和面条就得培育中强筋小麦,想吃点心就得培育弱筋小麦,想吃面包就得培育强筋小麦。我们就好像调控小麦品质的‘魔术师’,用科学的钥匙打开作物生长的‘门锁’。”陈锋教授是实验室的青年英才,也是研究小麦品质调控的专家。

最近几年,实验室先后审定小麦和玉米新品种26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8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多次创造全国乃至世界高产纪录,推广的新品种面积以“亿亩”来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十亿”来计算,而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算,彰显了实验室在推动粮食生产中的“硬核”力量。

造就大地丰收的“解码”人才

实验室如今的成就,是一代代“解码人”传承不息、接续奋斗结出的硕果。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我们就开展了小麦玉米‘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协同攻关研究,为河南人吃上大米白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进一步突出特色,瞄准制约小麦玉米生产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为河南粮食连续突破1000亿、1200亿、1300亿斤大关作出了贡献。”汤继华说。

如今,实验室的“后浪”正在快速成长,为小麦玉米研究带来了新时代的力量。这里先后走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名,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厚植大地丰收的“田土”情怀

“我们实验室的专家学者真正是一年到头离不开庄稼地。”说起科研工作的艰辛,汤继华深有感触。

“农业专家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那就不是真专家。”实验室的带头人之一郭天财教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有学生做过一个统计,郭天财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有180多天都在田间地头度过。在中原大地广大农村,许多农民知道郭天财的电话号码。

“要想培育出一个良种,通常需经上万个组合、上千次试验,而且都要在田间进行。选定一个优良玉米品种,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玉米生长季节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玉米植株高大,宽大的叶片会把手、脖子、脸划得都是血口子;玉米开花时会散出大量花粉,花粉落到满是汗水、血口子的脖子、手、脸上,又有太阳烤着,那滋味真是无法形容。”实验室的李玉玲教授被视为中原地区玉米育种“女一号”。尽管工作艰辛异常,但她甘之若饴,从事育种工作近40年,培育的玉米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1亿多亩,增产100多亿公斤。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个丰收季,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更加忙碌。夜晚的实验室灯火通明,他们在为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crnews.net/jj/rdgc/135877_202006121037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