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近日迎来了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一周年。回顾过去一年,全市场持仓量从初期的1.8万手逐步增加至超过10万手,2021年12月初,峰值一度达到12.1万手。截至目前,共有2500余家单位客户参与期货交易和交割,90余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生猪期货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但与此同时,过去一年间,由于猪肉价格整体处于下行周期,现货全年跌幅约达55%,期货跌幅约47%。生猪期货具备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两大功能正在逐步惠及产业链各主体,为推动我国生猪产业保供稳价、健全生猪产业平稳发展长效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a0d14cd55b8346b3bdb5416e1df57a04.jpeg

降低猪周期经济损失

“生猪期货上市这一年恰好是生猪价格下跌严重的一年。之所以出现猪周期,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失衡所导致的。”在财经评论员王赤坤看来,目前我国的猪肉消费市场和猪饲料市场较为分散。以猪肉供应为例,既有大型企业养猪供应猪肉,又有一家一户的散户养猪供应猪肉。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具有猪肉供求和猪饲料供求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够较好地制定和执行对应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计划,实现较好的匹配。但对于散养户来说,猪肉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信息不对称,供给往往滞后于需求,导致供给的变化滞后于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散户型的猪周期。“‘猪周期’形成的本质就是供需错配。”王赤坤表示。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由于生猪养殖比较特殊,供需易发生改变,使得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形成两大风险。一是猪瘟及其他意外风险,二是饲料和猪肉价格波动风险,两大风险极易导致生猪养殖户收入不稳定。在猪肉上涨时,一些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猪肉价格大跌,使养猪亏多赚少。不过,有了“保险+期货”,不仅可以帮助养猪户有效降低养猪风险,获取稳定收入,同时期货还可以对冲猪肉价格波动风险,促进养猪市场健康理性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利用生猪期货规避价格风险的不在少数。尽管“保险+期货”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和改变猪周期,但仍然可以帮助数量众多的中小养殖户规避风险。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大商所大力支持中小养殖户利用“保险+期货”实现稳收增收,共投入约1.32亿元开展养殖类“保险+期货”项目。其中,“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中立项的131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最高赔付率达405%。截至2021年9月底,期货行业共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175个,为3.9万吨生猪提供了保障,对应货值10.2亿元,在保障养殖利润、稳定生猪产能、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ce296ba1e83d458f8027e1f9ba427b5a.jpeg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线上+线下”双线闭合,以供应链金融为指导,信息技术为依托践行和落实的“保险+期货”模式,联合养殖户、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公司等多方力量,以期货市场价格作为保险产品中的价格指数确定目标价格和赔付标准,更加精准地反映了未来市场预期,不仅提高了保险设计的精准度,还有效地保障了养殖户收入稳定。同时,引入同在期货市场有相应产品的养殖饲料价格,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未来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了养殖风险。该模式填补了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是对我国传统农(牧)业保险的必要补充和有益探索。

助力农村产业稳定发展

自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六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目前落实的情况来看,“保险+期货”为包括生猪、蔗糖、花生、橡胶等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供重要支撑,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例如,在202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及场外期权试点的62个项目中,共挂钩天然橡胶现货产量约13万吨,总计赔付1.15亿元。其中,云南、海南等地17个县的13.3万胶农从中受益。

又如,2021年,河南省财政厅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开展了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河南省内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较高的南阳市桐柏县、驻马店市正阳县和开封市祥符区三个地区,总承保面积近19.3万亩,承保总量约4.25万吨,总保费1802.4万元,承保货值接近3.7亿元,参保农户1.9万余户,理赔金额近1530万元,为广大参保农户提供了稳定的价格保障,稳定了种植收入。

受益于“保险+期货”项目的珠海华发商贸控股有限公司简嘉俊认为,一方面,“保险+期货”是一个多方共赢的项目。农户、养殖户可获得保底收入,不会因价格下跌而亏本赔钱;保险公司也可获得保费收入;地方政府能定向帮扶“三农”;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可赚取收益利润并且收获企业声誉,从而使期货市场更加活跃;养殖户在受益的同时也可以更加积极、大胆地进行养殖。另一方面,“保险+期货”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三农”,通过价格保险、期权的设计,确保农户、养殖户有保底收入,对于振兴乡村经济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不同的乡村经济核心不同,“保险+期货”项目标的覆盖从场内(鸡蛋、大豆、生猪等)到农产品相关指数,再到非标品,达到了精准帮扶的目的。

在业内人士武忠言看来,“保险+期货”可以避风险、保收益。未来,集成运用期货市场风险规避与保险行业承保理赔功能作用,在“保险+期货”传统架构基础上,拓展“保险+期货+订单”“银行+保险+期货”等延伸模式,创新解决农业价格不可保、市场风险难规避问题,推动农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笑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发

6819476d9fce472d9979d49a97fb4385.png

本文来源:https://bbs.paidai.com/topic/2051213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向我们举报删除。 侵权/举报